您好,

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业界动态

上海中医药大学努力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样本

发布时间:2024-09-03 阅读量:188 来源:人民网
海内外持续圈粉弘扬岐黄之道
上海中医药大学正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样本

       “我小儿子是去年来的,我今年来,大儿子明年再来。”这个暑假,来自希腊的乔琪亚·拉帕女士拿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班的结业证书。作为希腊西阿提卡大学针灸研习团的近30名团员之一,55岁的她成了访学中医药的“特种兵”,足迹遍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龙华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市中医医院等,学到了本国没有学过的针法和灸法。
 
       细细的银针成了东西方两大文明古国之间共通的医道。上海是“海派中医”的发源地。如何根植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盘活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上海正多维度打造中医药文化海内外传播新样本,由国内至海外、从年幼到年长持续圈粉。

“外向”:东风也西渐

       乔琪亚的丈夫不幸罹患渐冻症,在轮椅上已生活了15年。她的两个儿子,一个27岁、一个24岁,都是理疗师。当小儿子把他在中国上海学习针灸的经历告诉家人,还亲手改善了自己父亲的病况,乔琪亚感到越来越惊喜,似乎找到了照料丈夫的一件法宝。

       因为丈夫“久病成医”的乔琪亚也是一名理疗师,她在希腊学了一年针灸,这次来华向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各家医院的正宗中医“学艺”,甚至带了开诊所的美容师“闺蜜”安娜一起当同学。

       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建孔院的西阿提卡大学,是首都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地区学生数第二位的大学,希腊国立公共卫生学院5年前也加入这所大学,它还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海外首家“太极健康中心”的所在地。“太极健康”被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传统医学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上海首创的“太极健康中心”先后在希腊、西班牙成立海外分中心,以“太极”为品牌向世界推广中医养生健康理念。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太极健康”主题的中医药文化海外推广,也获2023年上海市“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资金扶持。 

       “外向”圈粉,东风西渐,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继去年当地出版发行希腊首套中医传统功法丛书——希腊语版《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术》后,9月西班牙语版即将在巴塞罗那上新。此外,上海中医药大学还与法国里昂第一大学东部医学院合作开设中医气功健康防病选修课,成为首门进入法国高校课程体系的中医课程,连续开设3年,深受学子欢迎。

“横向”:大手牵小手

       “车前草全身是宝,全草或种子入药。它生命力顽强,在路边、草地,有时甚至在停车场都可能看到它的身影。”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李赣对同学们说,“希望各位要像车前草一样,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要有强大的毅力、勇气和信心。”

       从菊园、牡丹园到香草园,7200平方米的“百草园”内有14个“园中园”,园内种植了400多种中草药。沿着蜿蜒的小路慢行,社区居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百草知识。

       今年8月,《闻香识本草》在上海书展首发,精选18种带有特殊香气的药用植物,书中不仅有古典诗词和现代摄影,书画大师陈家泠和青年画家丁融还分别为图书创作多幅精美画作。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问道研学营也同步开启配套研学——“百草园寻宝”系列,通过“大手牵小手”,青少年可以体验打造手作艾条、薄荷书签、菊花拓印、姜黄制皂等。

       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为优质丰富,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加快发展。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史类博物馆,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前身是1938年建成的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

       近年来,博物馆已分别与沪上10多所中小学结对,共建“大中小”一体化,指导中小学建校园百草园、设计馆校课程,走进中小学开设中医药文化讲座,将“迷你博物馆”送进学校等,累计101855人次的“铁杆小粉丝”参与。科艺融合、以文化人,搭起“培养中医药未来科学家”馆校合作育人平台。

“纵向”:守正又创新

       还记得十年前在电视台选秀节目中表演口弦的那个“85后”女生吗?如今,汤康敏不仅是这种即将失传民族乐器的传承者,还是医学博士、博士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以及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医生。

       汤康敏现任东方卫视《名医话养生》常驻嘉宾、科普顾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健康中国》节目嘉宾主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演示,传播规范化的中医药健康理念和养生知识,也因此获得市科协“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市卫健委“上海市健康科普青年英才能力提升专项”殊荣。

       据统计,上海中医药大学牵头实施的“岐黄中国”中医药文化传播工程,组织全市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36名骨干成员开展“中医养生 为健康保驾护航”全民科普健康服务行动,已覆盖全市16个区,每年开展科普讲座逾百场。

       从《中医哲学传承体系与创新发展研究》《明清稿抄本医疗文献的整理研究》《〈山海经〉涉医名物研究》,到“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华医藏》项目“医史”“医案医话”“女科”等部分类目编纂,严世芸教授等名医大家不断从传统经典中生发新知、守正创新。同时,《中医药文化(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的全英文期刊,从文化源头全面解读中医药学,目前已经被全球影响力第二大数据库Scopu以及多个海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

       “中医药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医学’与‘科学’,更为重要的,它还是‘文化’与‘文明’。”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表示,在全国部署“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重点任务中,上海成为首批建设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因此,在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的上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