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县域中医药发展的“龙头”
发布时间:2024-09-18
阅读量:510
县级中医医院诊疗量占县域中医诊疗量的70%,是县域内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更是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的“龙头”。《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近日印发,这是继2023年12月召开全国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推进会之后,谋划建强县级中医医院的又一重要举措。
建强县域中医药发展“龙头”,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县域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随着我国社会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县域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县域中医药资源面临巨大缺口。事实上,我国多数县级中医医院是1982年“衡阳会议”后由中医门诊部、乡镇卫生院转隶而来,起步晚、底子薄,财政补助占收入比重长期较低,可谓是“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摆在中医药事业全局中的突出位置,加强政策供给,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县级中医医院资源扩容、区域布局取得重大进展,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和诊疗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但资源总量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医特色优势发挥不够、综合救治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此次《意见》中“加快”二字,正是回应县域居民中医药服务需求。
建强县域中医药发展“龙头”,是完善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而言,县级中医医院同样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上承大型三甲医院分流之需,下接基层医疗机构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之求,是城乡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的重要枢纽,对于保障县域人口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建强县域中医药发展“龙头”,还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我国县域常住人口约为7.48亿人,以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为抓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保障好这部分人口的健康,是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作为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部署,此次意见精准定位问题,明确目标导向,提出针对性方案,推进县级中医医院补短板、固根基、扬优势。
补人才短板。针对县级中医医院中医人才“引不来、留不下”的问题,方案提出中医类别医师配备应逐步达到60%以上、领导班子应具有一定比例中医药医学背景人员,增加县级中医医院中、高级专技岗位结构比例,在评先评优等工作中向县级中医医院倾斜等激励措施。
固基层根基。针对县级中医医院建制不全,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意见明确了除人口小县基本实现县级中医医院全覆盖的目标,还强调不得在医联体等各类建设过程中,变相取消合并县级中医医院,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县级中医医院建设经费并加大支持力度。
扬中医特色优势。针对县级中医医院中医味不浓的问题,意见提出通过“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培育中医优势专科,提升中药药事保障能力等举措,并要求建立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有机结合,力求让政策见真章、见实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期待意见部署的落实落地,以建强县域中医药发展“龙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中医药助力。
建强县域中医药发展“龙头”,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县域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随着我国社会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县域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县域中医药资源面临巨大缺口。事实上,我国多数县级中医医院是1982年“衡阳会议”后由中医门诊部、乡镇卫生院转隶而来,起步晚、底子薄,财政补助占收入比重长期较低,可谓是“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摆在中医药事业全局中的突出位置,加强政策供给,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县级中医医院资源扩容、区域布局取得重大进展,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和诊疗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但资源总量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医特色优势发挥不够、综合救治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此次《意见》中“加快”二字,正是回应县域居民中医药服务需求。
建强县域中医药发展“龙头”,是完善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而言,县级中医医院同样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上承大型三甲医院分流之需,下接基层医疗机构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之求,是城乡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的重要枢纽,对于保障县域人口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建强县域中医药发展“龙头”,还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我国县域常住人口约为7.48亿人,以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为抓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保障好这部分人口的健康,是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作为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部署,此次意见精准定位问题,明确目标导向,提出针对性方案,推进县级中医医院补短板、固根基、扬优势。
补人才短板。针对县级中医医院中医人才“引不来、留不下”的问题,方案提出中医类别医师配备应逐步达到60%以上、领导班子应具有一定比例中医药医学背景人员,增加县级中医医院中、高级专技岗位结构比例,在评先评优等工作中向县级中医医院倾斜等激励措施。
固基层根基。针对县级中医医院建制不全,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意见明确了除人口小县基本实现县级中医医院全覆盖的目标,还强调不得在医联体等各类建设过程中,变相取消合并县级中医医院,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县级中医医院建设经费并加大支持力度。
扬中医特色优势。针对县级中医医院中医味不浓的问题,意见提出通过“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培育中医优势专科,提升中药药事保障能力等举措,并要求建立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有机结合,力求让政策见真章、见实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期待意见部署的落实落地,以建强县域中医药发展“龙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中医药助力。